北斗产业发展再次受到高度重视。
4月6日,国家发改委消息显示,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时期,要紧紧抓住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和开通服务的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提高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北斗产业项目信贷支持,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要推广北斗产业应用,推进北斗产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北斗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北斗系统建设目前已圆满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球,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赫成就,而国家政策制度的宏观指导、重点扶持、全程保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斗系统是国家和平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背负着服务全球的伟大使命,最终能够为人类提供全天候、全时空的服务。”
北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产品制造、行业服务、大众应用和政策法规四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在答记者问中,国家发改委指出,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已于2020年7月正式开通服务,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计45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据有关机构统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这些成效的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领导。
近年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北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北斗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技术攻关、应用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卫星频率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等;二是健全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卫星导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卫星导航活动,完善地基增强系统等各类设施和运营平台在建设、运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北斗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等;三是完善标准规范,加快北斗应用有关标准制度修订工作,形成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等;四是强化政府支持,组织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研究出台北斗服务的配套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为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五是做好宣传推广,发布北斗产业发展白皮书,宣介北斗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加强典型宣传,大力推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北斗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陆续发布和完善,北斗产业的发展战略也越发清晰,政策在北斗产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北斗是中国人的骄傲,当前北斗产业要做大做强,实现升级换代,发展成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政策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与北斗产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是促进北斗产业全面服务各行各业,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指导灯塔。”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北斗产业的未来发展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对此,国家发改委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紧紧抓住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和开通服务的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提高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北斗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后还将为民航、航运、铁路、金融、邮政、国土资源、农业、旅游等行业提供更高性能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比如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在海洋渔业方面,基于北斗系统,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在水文监测方面,成功应用于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提高灾情预报的准确性,为制订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供重要支持;而在气象测报方面,成功研制一系列气象测报型北斗终端设备,启动“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形成实用可行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实现气象站之间的数字报文自动传输。
此外,在森林防火、通信时统、救灾减灾等方面,北斗系统也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可见,北斗产业的应用环节十分广泛,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发展潜力巨大。根据《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介绍,未来北斗产业将围绕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体系化融合创新,实现PNT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网、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将当前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生态体系极大拓展,形成更大的产值规模是产业发展的未来总路线。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转换思维方式,要从建设全球利益共同体的角度出发,高瞻远瞩地去规划好北斗发展,坚持‘北斗导航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时空融合引领跨越,智能信息服务分享惠民’的基本发展方针。”袁帅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北斗将全面服务国防、外交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预计到2026年,我国北斗产业的产值规模将增长到6700亿元。”